EN

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人才培养领域  >  自主智能交通

一、项目背景

伴随以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交通系统也逐渐向较少人员参与(智能化)或无人参与(自主化)的方向进化,应用以自主式交通系统(ATS)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架构已成为全球共识。自主智能交通涉及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精准感知、现代通信、智能控制、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前沿技术,突破自主智能交通领域关键技术的意义不仅在于了交通本身,而且以智能化、网联化为应用场景将带动新兴技术研发,将对未来汽车、信息等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自主智能交通是交通、汽车等运载工具、信息与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多个行业的交汇点,开展自主智能交通复合型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弥补交通领域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缺口,适应未来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因此,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设立跨学科的自主智能交通项目制人才培养机制,以项目制的新模式开展多学科复合交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培养应用型、高层次、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项目特点

本项目面向国家发展自主智能交通行业的重大战略与行业(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以适应交通与运输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标,重点培养掌握智能感知、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基础设施等方面系统功能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系统集成设计的等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以项目制的新模式开展多学科复合交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集合优势学科交叉互补,重点培养智能网联交通和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本项目旨在建构起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企业战略合作网络”,以共同制定自主智能交通人才培养标准为纽带,通过共建研发实验室、共建专业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

三、项目培养特色

1.培养模式:采用“双导师制+课题合作”模式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帮助联合培养研究加快成长为具有原始创新能力、能够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专业课程体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交叉,专业课程邀请行(企)业专家参与共建。

2.项目实践:课程学习完成后,每位研究生将进入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六个月以上的专业实践训练,开展高水平的自主智能交通相关技术研究,联合攻关重大、重点相关项目。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完成专业实践训练,并得到企业认可,方可完成专业实践训练环节。

3.企业实习:半年。可由导师指派到合作企业,也可由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单位。

四、项目合作企业简介

立足工程类专业学位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共建研发实验室、共建实训基地、校企项目合作、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构建多方位、全过程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开展合作的企业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顺丰科技有限公司、盖世汽车、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强生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智能汽车融合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浙江交投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技术中心、上海铁路局等。

五、项目研究方向及导师团队简介

研究方向一:自主智能交通系统感知与通信

研究方向二:智能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维养

研究方向三:自主智能载运工具协同与控制

研究方向四:自主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与管控

导师团队: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汽车学院导师和产业界高级专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