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一、项目背景
能源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领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能源动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智慧能源是应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传统能源的绿色开发和高效利用,以及零碳低碳等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开发和有效利用,实现智能化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融合,打造源网荷储等协同控制的高效能源管控体系,以实现能源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能源是能源动力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物联网的深度融合,通过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培养,将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成长为可迎接未来能源领域挑战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设立跨学科的智慧能源工程项目制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专业知识复合型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模式,并付诸实践检验,是培养智慧能源工程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实践。
二、项目特点
本项目以创新型国家建设对能源领域的重大需求为导向,面向智慧能源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聚焦智能新能源车用动力系统为主的地面交通工具清洁能源利用,以能源高效利用为主的智能高效低排动力系统和动力装置,基于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的智慧化工业节能,智能化新能源发电与多能源互补技术等重要方向,面向国家能源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以项目制的新模式开展多学科复合交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培养传统能源的绿色开发和高效利用、零碳低碳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开发和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的智慧能源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
建构起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企业战略合作网络,以共同制定智慧能源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为纽带,通过共建研发实验室、共建专业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
三、项目培养特色
1. 课程培养:专业课程体现能源动力、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每门专业课程邀请至少一位行(企)业专家参与共建;重视创新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方法类)、智慧能源前沿技术(技术前沿类)、智慧能源实训(实践实验类)等三类课程。
2. 项目实践:课程学习完成后,每位研究生将进入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六个月以上的专业实践训练,开展高水平的智慧能源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研究,联合攻关重大、重点智慧能源相关项目。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完成专业实践训练,并得到企业认可,方可完成专业实践训练环节。
3. 企业实习:半年。可由导师指派到合作企业,也可由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单位。
四、项目合作企业简介
立足工程类专业学位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共建研发实验室、共建实训基地、校企项目合作、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构建多方位、全过程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开展合作的企业包括: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项目研究方向及导师团队简介
研究方向一:车用低碳能源动力工程
研究方向二:车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三:工程热物理
研究方向四:热能工程
研究方向五:制冷及低温工程
研究方向六:智能电力装备新技术
研究方向七:能源系统智能控制
导师团队: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导师和产业界高级专家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