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一、项目背景
以“三深”探测、深部能源开发与地下空间利用等为代表的深部战略科技问题,已成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三深”国家重大战略的指引下,科学地解决能源地下工程、数字地下空间、深地质处置与封存以及“三深”工程地质与灾变防控、深部重大基础设施地质安全保障等深地工程卡脖子关键技术,意义重大。
聚焦“三深”、智慧城市、双碳、能源等国家战略与国际科学前沿,以深部科学与空间安全为主线,探索新时代专业知识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理念,并付诸于实践检验,是培养深部工程地质与空间安全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大实践。本项目背靠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同济大学为平台建构起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新型战略合作网络,以共同制定深地工程地质与空间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为纽带,通过研发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建研究基地、共建重点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项目特点
本项目拟以同济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学科为核心,协同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依托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形成能源地下工程、数字地下空间、深地质处置与封存以及“三深”工程地质与灾变防控等四大研发技术方向体系;通过研发合作、共建实验室、共建研究基地、共建重点课程、共建师资队伍、共同推进技术创新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学科交叉和产教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项目培养特色
1. 课程培养:专业课程体现深地工程地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土木工程关键学科和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每门专业课邀请至少一位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参与共建。注重创新研究方法和工程应用,以多学科交叉为抓手,邀请校内和校外跨专业类别的专家讲授前沿课程,紧密结合深地工程经典成果和案例,引导学生从宏微观视角对深地科学前沿进行战略观察和思考。
2. 项目实践: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般应在入学后至第2学年结束前完成专业实践训练,开展深部工程地质与空间安全相关研究,联合攻关重大深地科学问题。由行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完成专业实践训练,并得到企业认可方可完成专业实践训练环节。原则上要求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不少于1年,以达到申请参评工程师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
四、项目合作企业简介
立足工程类专业学位卓越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和龙头企业共建研发实验室、共建实训基地、校企项目合作、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构建多方位、全过程的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开展合作的企业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川藏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等。
五、项目研究方向及导师团队简介
方向一:能源地下工程
方向二:数字地下空间
方向三:深地质处置与封存
方向四:“三深”工程地质与灾变防控
导师团队: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导师和产业界高级专家组成。